據新華社電 法國《沙爾利周刊》遇襲,全球掀起一場如火如荼的“我是沙爾利”活動,但同時,另外一場“我不是沙爾利”的活動也開始悄然擴散,有些甚至來自《沙爾利周刊》幸存者:有人視某些人的聲援虛偽;有人開始冷靜反思周刊相對出格和無禮的報道……
  談及一些政客、媒體對雜誌社襲擊的反應,26歲的大學生納洛·馬加霍說:“(他們)用了這麼多大字眼來談自由與民主。但之前又有誰支持(《沙爾利周刊》)?”
  “說一句‘我是沙爾利’太過容易,”比利時博客作者馬塞爾·塞勒在個人網站上寫道。在強烈譴責襲擊事件的同時,他表示,他過去曾經強烈批評《沙爾利周刊》部分冒犯宗教的漫畫,如今再假扮“沙爾利”就有些怯懦了。
  長期向《沙爾利周刊》供稿的老牌漫畫家伯納德·霍特羅普對雜誌社遇襲後出現的“新朋友”表達譏諷。這名筆名“威廉”的荷蘭籍作者說,“我們現在有這一大堆政要朋友,真讓我發笑”。談及一些極右翼政客表達對雜誌社的支持,他說,“我對這些突然自稱是我們朋友的人感到作嘔”,他們以前根本沒看過《沙爾利周刊》的漫畫。  (原標題:“我不是沙爾利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qkcpnbhrejq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